“在满是数据和人口信息的世界,如果你不具备远见卓识,不会利用统计数据,不高瞻远瞩,你的竞争对手将让你无地自容。”(阿库特拉.拉美西斯.阿顿诺西斯.西)(Akutra-Ramses Atenosis Cea)
2019年3月19日下午,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在“国际茶情趋势和发展论坛”上作主旨发言
国际茶叶委员会(ITC)对产量、销量、进出口量等相关贸易数据进行了核对,为从业人员和茶叶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ITC的数据信息来源于全球有60多个产茶国和超过195个饮茶国,这些信息对茶叶产量和营销策略的发展大有助益。
全球的茶叶产量持续攀升——2018年,全球茶业年产量接近600万公吨(5856414公吨),在20年内翻了两番,而2018年,全球茶产量增加了15.8万吨。假设所有人每天饮茶量相同,那么大家平均每天都会喝上一小杯,即理论上可满足全球约780克/人的需求。
2018年的国际总产量相较于去年增长了3%,在产量的提升上,中国和肯尼亚是主要驱动力,两国的茶叶产量分别增加了119588公吨(增幅5%)和53141公吨(增幅12%)。马拉维也创造了2010年以来的第一份傲人成绩,茶产量超过50000公吨,增幅11%(增加了5006公吨)。肯尼亚的茶叶产量不仅破历史最高记录,相比2015年还增加了10万公吨。而印度、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尼西亚的产量则在2018年出现略微下滑。
2018年肯尼亚产量同比大幅上涨,但17年的产量之于前年减少了3.3万吨,18年的产量仅比16年高出2万吨(增幅4%)。在2010年肯尼亚创造了399006的量产高峰之后有5个年份(2013、2014、2016、2017、2018)的产量超过了40万吨,十年来的平均年产量达到41万吨。种植计划的开展推动了产量攀升,2008-2017年期间,肯尼亚的茶田种植面积扩张了将近50%。
肯尼亚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所以此处重点提及了该国的产茶情况。2018年,国际茶叶出口量增加了3.5%,这是自2013年来达到的最高涨幅;国际总出口量在总产量中的占比较低,仅占31.6%(2017年占比31.4%,2016年占比32.3%,2013年占比37.2%)。中国的茶叶出口增量略高于产量增量;俄罗斯、英国、北美、非洲的进口量全部下滑;一些独联体国家、其他欧洲国家、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进口量微增,引人注目;亚洲和茶叶主产区的进口增量最大,2018年合计增量36000公吨。
拉丁美洲、非洲和欧洲大陆国家也渴望进军茶叶市场。法国及意大利的茶叶进口量呈缓慢增长状态。两国是传统的咖啡国,茶叶进口量的增长表明,传统饮茶国以外还大有市场。
茶饮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要与咖啡、可可、软饮、水和广受欢迎的花草茶、加味饮品、甚至是酒精竞争份额。单在墨西哥,非酒精饮料就包括玉米汁(atole)、香蒲瑞多(champurrado)、泉净水(aguas frescas)、神之饮(tejate)等等。墨西哥的茶进口量10年内翻了4倍(2018年增幅近10%),年均销量从1杯/人增加至4杯/人。但要同前文提及的全球年均销量比(365杯/人),墨西哥还相差甚远。
为使产业链里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生产上游的工作人员劳有所得,人们在进行茶叶贸易时都尽力抬高售价。非洲产量不断上涨,不可避免地导致其产品在蒙巴萨和林贝拍卖会上竞为低价。2018年交易价格有所下跌,许多生产商的竞价仅在0.5美元/公斤到1美元/公斤之间,低于2017年的价格。降价原因主要取决于品质和产地,价格的低迷状态波及各地,许多国家都承受了20%-50%的价格降幅。销售商及生产商围绕在马拉维推出的2020年计划展开讨论,拟研究出一款能卖个好价的产品配方。由于2018年非洲的茶叶价格走低,人们对于研发解决方案的愿望也更佳迫切。
2018年印度的产茶量接近2017年水平,总体价格也与去年持平;但其在科伦坡拍卖所的产量实际略微下滑,整体价格低于2017年均价。
茶已经渗透进了中国的文化,其中特色茶的根基稳固,从业者也能获得丰厚的回报。西方国家对原产特色茶的需求不断增加,愿意花高价享受好手艺、高质量的茶,也越发有消费者追寻茶盏背后的故事。
供求向来决定价格。许多人提倡减少供给、提高价格;也有相当部分人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产量过剩的问题上,我将在另一篇文章里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详述。
本文对2018年的全球茶市场概况进行了简述,文中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国际茶叶委员会在统计年报和网站上定期更新的统计数据和周密分析,给人们带来了世界茶行趋势和发展机会的宝贵信息。无论是生产商还是营销商,这些战略家、甚至行业兴趣者都将其视为伟大饮品行业中一笔重要的财富。
爱德华.塔夫特(美国统计学家、耶鲁大学政治、统计、计算机学荣誉教授)曾说过,“如果你觉得数据索然无味,那一定是统计错了。”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年报》中的数据则一定是统计数据里的连城之璧!绝不要错过。
(来源:茗边智库,本文选自《全球茶情报告(2019.3)》)